新闻中心News Center

观澜古墟——深圳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墟市街区

发布者:管理员    浏览次数:922    发布日期:2021-03-11

       观澜古墟又叫观澜老街,位于现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,西临观澜河,是深圳仅存的“四大名墟”之一,也是“目前深圳地区十余座古代墟市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墟市街区”街区浓郁客家风情特色的商业街区建筑楼群起源于清代早期,兴盛于清末及民国初年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。当年这里繁华似锦,素有“小香港”之称,是外国商品进入宝安、惠阳、粤北地区,以及内地商品出口国外的中转站,也是是宝安、惠阳、粤北地区的商贸集散地,每逢农历的一、四、七都有集会,且为一天时间。

f7ea5e3e0c61455788ef27ce341c4a03.jpeg
△ 观澜古墟鸟瞰 摄影:张超 

         观澜古墟现存碉楼15座、商铺100多间、红楼(公益酒家)、客家居民楼和西洋民居楼数百栋,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,是深圳历史上仅存的“四大名墟”之一,最能反映深圳近代社会经济、文化和客家民俗风情,堪称深圳近代民俗一条街。

图片1.png 

      观澜古墟由观澜大街、卖布街、龙岗顶街、新东街、东门街、西门街、南门街、立新巷等十几条街道和巷组成,占地6万平方米。据历史资料记载,每条街道在当时有着不同的功能和分工。如观澜大街是文化、教育中心,聚集了书店、照相馆等商家,卖布街是各类布匹成衣及配套的专业市场,龙岗顶街主要集中了酒家、旅馆和娱乐场所。

 38dbb6f.jpg

      令人惊奇的是,这一街区的建筑基本上没有被翻新、破坏,至今仍保持着繁盛时期的布局和风格。街区的建筑以清末民国年间的商铺区、居住区为主体,至今保持着岭南客家老墟市的繁盛时期的布局和风格。老街区的商铺、民居、碉楼的建筑形式多样,早期多为中国传统建筑样式,晚期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后的中西结合或中西合璧样式,这些建筑本身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,对研究岭南地区的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建筑史具有重要意义。

古墟六街

        观澜古墟是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、具浓郁客家风情特色的商业街区,整个街区由一条南北走向的观澜大街,和四条东西走向的东门街、新东街、卖布街、龙岗顶街,以及沿观澜河的西门街组成,四条东西走向的街自北向南依次排开,均由观澜大街通往观澜河边,也就是当时的水路货运码头。

东门街  有一座高八层、占地面积42平方米的文昌古炮楼(后改称成昌楼),它是深圳地区最高炮楼之一,为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址。斑驳的历史遗痕,为它增添了更多的沧桑与古朴,巍峨之势仍不减当年,它是客家人智慧与财富的象征。整个古墟区有规模大小不等的炮楼6座。

东门街.jpg

新东街   85米,宽5.4米,是当时的日用百货、水果(沙梨、柿子、山竹、菠萝、李子等)、小吃、理发等商业一条街。

 新东街.jpg

卖布街    又叫碎布街,长90米,宽3.2米,是当时洋布、省布(本地产布)的主要买卖地。洋布全部是从香港贩过来,有水运,也有路运,路运主要靠劳工们双肩挑,早上9点钟出发,下午4点钟左右就可以到家了。这里之所以叫卖布街,是因为它整条街全是经营布匹的,所毗邻的宝安、惠阳、粤北一带的人都要到这里来买布,不仅仅因为它是商贸中心,更重要的是因为在这里可以买到引领时代潮流的最新、最洋的布,而且商铺集中,货品繁多,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大。漫步卖布街,一些具标志性的残留痕迹,如商号二层正门之上的两侧,有“洋贸、布匹、省布”等字样,不难想象当时这里一派人潮涌动的闹市景象。
西门街.jpg

龙岗顶街    这条街不长,有一座外观壮丽豪华,保存较完整的四层洋楼,名为“公益酒家”,意在服务于民。在公益酒家的背后,有一条龙岗顶巷,巷里有一家当时很有名的狗肉店,叫做“登康狗肉”店,是观澜最早、也最有名的狗肉店。
龙岗顶.jpg

西门街  全长68米,在当时是杂货一条街。
卖布街.jpg

观澜炮楼  

       从观澜大街进入卖布街不到50米向右拐,有一条立新巷,巷里有一座不大的古炮楼,它拥有观澜最大的炮楼门。炮楼,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碉楼,在观澜客家人土话中叫炮楼。

       清末及民国年间,观澜墟在宝安、平湖及东莞声名远扬,但是却经常有土匪来到这里抢劫,当时观澜有一户姓陈的大户人家,他们修建了成昌楼来抵御和防范土匪的抢劫,在这之后,有钱人建房,最先建的就是能攻能守的炮楼。一来层高墙厚的炮楼具有很好的防御作用,二来炮楼也成了当地人们财富和身份的象征炮楼.jpg

      据统计,观澜办事处境内现存的炮楼有114座,多为清末民初时所建,是深圳规模最大、保存相对完好的炮楼群。而观澜古墟现存碉楼15座,其中最有名的就是“公益酒家”和成昌楼。

公益酒家

   观澜古墟中最抢眼的就是“公益酒家”——观澜红楼,这座四层楼的欧式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,红色的外墙、罗马柱、圆拱顶的阳台,令这座建筑在青灰色的中式古砖旧瓦中格外显眼。“公益酒家”占地面积为67.5平方米,建筑面积270平方米。如今,“公益酒家”的招牌名与楼的整个外观,都保持原貌。

公益酒家.jpg



更多更快资讯,敬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:

 

招商热线:0755-8273 8888


相关新闻

观澜古墟——深圳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墟市街区

观澜古墟又叫观澜老街,位于现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,西临观澜河,是深圳仅存的“四大名墟”之一,也是“目前深圳地区十余座古代墟市中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墟市街区”。...

详细内容 >>
分享到:

网站地图

首页

集团介绍 公司简介 | 文化历史 | 公司荣誉 | 品牌理念
社会责任报告 | 精彩视频

新闻 公司新闻 | 国资要闻 | 关注与视野 | 行业信息 | 媒体摘要

产品服务 园区综合运营商的解决方案 | 深圳1979产园
深圳观澜1979项目 | 福海产业园项目

投资者关系 公司资料 | 公司治理 | 财务摘要 | 公司公告
来访预约

人力招聘

客户服务

联系我们